罗波尔细心研究了欧美玩具市场的发展趋势,发现玩具正在由“电子型”和“智力型”,转向“感情型”和“温柔型”。于是,在构思“椰菜娃娃”的时候,罗波尔打破了过去的玩具总是千人一面的老规矩,而采用最新的电脑设计,使得“椰菜娃娃”千人千面,各不相同。有男娃娃,有女娃娃;有白皮肤、黑皮肤和黄皮肤;发型有辫子、直发、曲发、光头等;发色则有金色、黑色、栗色等;容貌也千差万别,细致到酒窝、雀斑的位置各不相同;衣服则有短裙、长裙、衬裤、披风等等差别;鞋子也是各式各样。
总之,每一个人所“领养”的“椰菜娃娃”都不会与别人的娃娃完全相同。这种“独有性”是吸引顾客的主要手段,也是“椰菜娃娃”能够引起轰动的基本前提。
为了让“椰菜娃娃”更加逼真,奥尔康公司煞费苦心。他们每制造一个娃娃,都要在娃娃身上附有出生证、姓名、脚印、屁股上还盖着“接生人员”的印章。顾客不能说“购买”,而只能说“领养”,并且在“领养”时需要庄严地签署“领养证”,以确立“养子女”与“养父母”的关系。
结果,这种富有人情味的“领养”活动一举成功。接着,罗波尔便采取全速推进的市场战略。一方面,奥尔康公司不惜重金在电视上广泛宣传,在每周六早上最受儿童欢迎的动画片时间内,“椰菜娃娃”密集播映,以培养电视小观众们对这个娃娃的亲密感情;另一方面,总裁罗波尔亲自出马,周游美国各大城市,在儿童博物馆之类的公共场所,举行“集体领养椰菜娃娃”的隆重仪式。每举行一次这种仪式,都会在当地掀起一场“领养”的热潮。在亚特兰大市,有位妇女一共“领养”了l00多个“椰菜娃娃”。为了应付潮水般的订单,公司甚至租用波音747飞机,把各色布料运往代工厂香江,昼夜加工赶制,然后再空运回美国,以便赶上圣诞节之前的购物狂潮。
为了能够长久地保持这股已经掀起来的“领养”热潮,罗波尔继续千方百计地了解顾客的心理需求,根据这些需求,他又做出了一系列的创意性决策。
首先,奥尔康公司在美国各地开设了“椰菜娃娃总医院”,由本公司的职员装扮成医生和护士。当“椰菜娃娃”被“接生”下来之后,便放在摇篮里等待别人“领养”;娃娃的全身穿戴与初生的婴儿一模一样。整个“医院”内充满着“榔菜娃娃”有生命的气氛。好奇的人们川流不息地来到这些“医院”,都想亲眼目睹“椰菜娃娃”的风采和“领养”的仪式。当一个娃娃被“领养”之后,奥尔康公司还建立起有关的档案,每当这个“椰菜娃娃”过生日的时候,公司就给其“养父母”寄去一张精美的“生日贺卡”,进一步加深顾客与公司的感情。
其次,更绝妙的是,奥尔康公司还制造并销售了大量与“椰菜娃娃”有关的商品。比如专供娃娃用的床单、尿片、推车、背包以及各种玩具等。许多顾客既然“领养”了“椰菜娃娃”,就把这个娃娃当作感情上的寄托,像真正的婴儿那样有板有眼地抚养,因而就需要购买许多专用的物品。
如果大家看到过苹果4S-6S发布后,无数人排队的场景,那么也可以想象,在80年代初,一款娃娃玩具也同样引起了排队的疯狂。
原历史上,椰菜娃娃最低的价格也要10.99美元,而水晶版的售价更是高达8000美元之巨,8000美元,在当时,一辆中级别BBA在美国的价格也不过如此!吸引力之强,恐怖如斯啊!
单是1984年,椰菜娃娃的销量就高达10亿美金,当然,因为80年代末电子游戏和个人计算机的崛起,椰菜娃娃从最开始的疯狂到最终的没落不过几年时间,但时间虽短,市场的销售总额却超过60亿美元。
徐志脑子里已经有了无数各种游戏的创意,但一些芯片和半导体技术的限制,导致至少几年之后,一些经典的游戏和配套的家庭游戏机或者能支撑诸多软件的个人计算机才会出现,不过比起原历史,这些游戏还是会更早出现几年。
如果按照历史的车轮,原本美国奥尔康的经典之作椰菜娃娃必然会与美的的诸多游戏碰车,而且必然会完败。
为了不让经典消失,徐志决定自己提前几年复制这款玩具,去拯救无数美国民众因为家庭离异而破碎的心!
PS:这章百科有点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百度椰菜娃娃,起点这么多重生商业小说,应该没人写过吧!如果谁有看到过,留下书名,我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