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恍惚惚,崇祯十五年就要过去了。坐在皇宫里的朱由检回想自己穿越这半年多的作为,发现做的事并不多,大量的精力都是围着皇宫这一亩三分地转悠。
好在搞了一个搪瓷厂,还捎带手的弄了点其它产业。搪瓷厂现在已经走向正规,搪瓷产品在京城以及周边地区热销,一个月能赚好几万两银子的净利。虽然这点钱对大局没啥作用,但对皇宫这个小环境来说,却帮助很大。
王承恩前两天汇报情况的时候,满口的称赞搪瓷厂厂长刘大昌。说有了搪瓷厂这个产业,往后即使没有南直隶那边的收入,宫里的收入也没啥影响,甚至还会多一些。
在夸刘大昌的同时,王承恩也不忘夸一下自己的干儿子于连成。于连成的白糖厂效益也不错,收益远超预想,现在一个月的盈利都快接近万两了。
“皇爷、老奴想着将咱们宫里现在弄的制煤厂和铁炉厂做的炉子、烟筒和蜂煤也拿到宫外去卖,不知道能不能行?”
“可以是可以、只是这玩意制作没啥难度,外边的人很容易仿制,再说利也不大,有必要做吗?”
“炉子和火筒外边的人想仿制也难,他们没有好的铁板和铁皮可用。蜂煤倒是好做,但他们没一时半会凑不齐那么多人手,将煤碎成细末也是不易,咱们宫里人手多,做这玩意儿还是挺划算的。”
看王承恩的模样,朱由检感觉这老太监就像是后世的职业经理人一样,不放过任何一个做大企业和赚钱的机会。
他要把这些东西拿到市场上卖,就去卖吧,蚊子再少也是肉。本来朱由检估计,这东西经过宫里的大量使用,最少明年外边的人就能大量仿制和推广,根本不用皇宫里再大量做。依照今年宫里的产能,也没法生产出足够供应外部市场的货,所以从时间上来说搞这东西有些鸡肋。
再说到底是堂堂皇宫,总不能啥乱七八糟的东西都做吧?大量的生产蜂窝煤,这也太没品了一点。
“大伴、搪瓷厂那边生产的慰问勤王兵卒的搪瓷缸子做了多少了?”
“陛下、刘大昌说差不多备了五六万件,赶年节前估计是弄不齐了。”
“先往通州前线运吧!也是安排的急,能做这么多就已经不错了,让刘大昌抓紧时间做,能在年十五的时候都做齐就行。运的时候再运一些白糖过去,给前线士卒发的时候将白糖也装进缸子。这次你和王之心还有骆养性都过去,多带些锦衣卫。记住了、一定要保证将东西都发到士卒的手中。就一个缸子和糖的事,朕可不希望还被将头们给贪墨了。离大营远的,让将头们派人来领,你们要随时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