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回来,光线今年也有损失的——张昭出走!
张昭是光线影业的创始人啊,光线的地网发行就是张昭一手打造,那帮港圈导演也是看在他的面子上才跟光线合作的。
这也是原时空,光线投资徐争的原因——缺少项目。
但是这个时空不一样,沈长林的出现迅速补上了张昭离开的漏洞,而且他主导的几个项目,几乎都是爆款!
《大人物》、《绣春刀:修罗战场》不用说了,《左耳》首周四天狂收2.3亿!
王常田本身对《左耳》的预测是票房过亿…
基于卡司阵容和投资规模做出这样的预测很合理,但是《左耳》再次震到他了。
王常田觉得自己有点看不懂市场了,有必要跟沈长林好好聊聊…
业内关于《左耳》大卖掀起了热议。
大部分人不明白《左耳》为什么能大卖,从电影角度分析,《左耳》很…平庸。
撇开剧本结构的顾盼左右,镜头语言的生搬硬套,只看那点儿能打动人心、模糊判断的情感。
由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堆砌起来的“那些年”,带着比郭小四更意淫的模式感,却又未将矫情纵容成风格。
比不上《那些年》,更比不上《阳光灿烂的日子》——《阳光灿烂的日子》那个拍砖头的夏天,让人记得最清楚的还是那个夏天灿烂得过头的阳光,无聊漫长无所事事,只剩下拍妹子这一点儿追求。
尤其是随着电影大卖,越来越多人走进电影院试图观赏这部创下票房纪录的国产片,得出结论:矫情、狗血,当然还有困惑:为什么这样的电影能大卖?
难道挂上沈长林原著改编就能大卖?
即便沈长林包括导演苏仑采访时候明确说了‘《左耳》是献给所有看过《左耳》原著的粉丝们!’,也不行,因为电影本身就是大众向的。
《左耳》的口碑评分已经降到了6.2分,越来越多人给了差评,《中国电影报道》专门采访观众,有个戴眼镜的胖胖的男孩说了一句:“我的青春不是这样的!”
再度引发观众的吐槽…
但《左耳》依旧大卖…
……
对了,老王有入股长林影视的想法——直接收编!
绑定沈长林,就跟华宜跟裤子似的。
不过这个想法才提出来,就被沈长林拒绝了:“我没有深度绑定任何一家影视公司的打算,因为我也不确定自己每一部电影都能大卖…还是不要坑合伙人的好!”
王常田见他态度坚决,也就不再聊这个话题:“你上次的采访提到的ip,我觉得很有意思!”
“我举个例子吧,西游记算最出名的ip改编影视项目,这么多大公司热衷改编这个,绝对不是因为用它能讲更好的故事——完全因为它极佳的变现模式。”
“变现模式?”
“原著基础广泛,有储量观众在。”
“《左耳》就是这么运营的?”
“差不多…”笑了笑,沈长林反问:“否则你也解释不了《左耳》大卖的原因,难道《左耳》真的是非常了不起的电影?”
王常田也笑了笑…
从电影角度来讲,《左耳》显然是非常平庸的,狗血剧情,略显矫情的旁白…
但它就是大卖了!
“你的意思是,按照这个模式可以多打造几部大卖作品?”
“…可以是可以,但我估计随着观众审美层次的提升,这种类型很快会被他们放弃…电影终究还是应该靠电影本身说话的。”顺便补充了一句:“而且《左耳》大卖,我们用的都是最红的演员啊。”
王常田深以为然点头:“对,《孤岛惊魂》都能有五千万票房,偶像的力量也不容小觑!”
“您说的是粉丝吧?”
“对对对,粉丝的力量…”说到这,王常田突然眉头微皱:“《八星抱喜》好像用了杨小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