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dadatu360.com
字:
关灯 护眼
达达书屋 > 华娱科幻之王 > 第六百一十五章 注定要在战争电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推荐阅读:

第六百一十五章 注定要在战争电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整个影厅内都响起了窃窃私语声。

电影人在骚动,影评人的区域也在互相交头接耳的轻声说话。

“中间没有剪辑吗?”

“我没有印象诶……”

“所以这是个从电影刚开始已经持续了十分钟的长镜头?而且还在持续下去?”

张沫也有些不可思议的喃喃自问又像是在问着身旁的父亲:“之前没有剪辑?”

老谋子缓缓摇头:“没有。”

作为摄影出身的导演,他对镜头再敏感不过了,所以他能肯定从电影开始到现在都没有任何镜头的剪辑和切换。

这个还没有结束的,不知道还要延续到何时的长镜头让他极为惊艳。

不只是因为这个镜头的长度——上一次在影院内看到这么长的长镜头还是《地心引力》,也是从影片刚开始,持续了足足13分钟,成为了教科书式的分镜,而《一九五一》的这个长镜头大有超过其时长的倾向。

但《地心引力》的那个长镜头本质上是特效镜头,所以只能说导演的分镜脚本设计的太厉害了。

可这个长镜头切换的场景,入境的人物、环境,不仅数量多,信息密度大,跨度也很大,镜头随场景变换一直没有切换过。

这种长镜头可不是设计出分镜头脚本就能完事的,拍摄过程难度更大问题更多。

最重要的是,这个长达十分钟的长镜头不仅交代了主角的身份,交代了整个军队驻扎的环境和日常生活,让观众看到了掩体工事、日常训练、地下坑道、战壕,而且代入感是如此的真实。

营造出了一种绝对的沉浸感,让你深入体会身临其境般彷佛成了两个主人公身后的第三个士兵。

长镜头并不只是炫技,而且对叙事对观众的沉浸感,打造背景和环境的真实感有着巨大的加成!

这绝对堪称艺术品了!

甚至连镜头的呼吸效应都没有。

通常来说,镜头在改变焦点时,焦距也会随之有轻微改变,哪怕只是部分镜组的移动,但这种位移会影响其他镜片、镜组的位置,虽说只是微乎其微的改变,也会造成轻微的变焦效果。

反应到画面中就是在切换焦点时,画面中的影像会有大小的变化,焦内焦外都会有这种现象出现。

可这段长镜头竟然没有“呼吸效应”,起码没有被他察觉到。

虽然不知道是怎么做到的,但张一谋此时已经被兴奋和疑问填满了大脑,因为“呼吸效应”一直以来都是他这样的镜头大师所深恶痛绝的东西。

太夸张了!

就在老谋子为电影还在持续的长镜头而惊叹的同时,媒体记者的区域也发生了骚动。

新浪娱乐的主编楚天纳闷的问着周围的同行们:“真是长镜头?没有剪辑?”

楚天虽然参加过不少电影的点映或首映,但毕竟不是电影从业者,所以还是有些不敢肯定。

但他也知道如果这是真的长镜头,那绝对是了不起的事情。

一旁的新京报记者神色也有些难以置信,低头看了一眼手机,缓缓摇头道:“十六分钟了……”

持续十六分钟的长镜头……这可不是那种小成本艺术电影。

从电影开始到现在,场景的调度和跨度是绝不亚于工业战争大片的,从驻扎营地到防御工事,到地下坑道,到坑坑洼洼,死尸遍布的战场。

这种长镜头的意义即便他们是记者也懂得其中的分量。

而这种不可思议的感觉随着观影过程的继续逐渐被难以抗拒的沉浸感所吞没,并且变得逐渐麻木。

因为这部《一九五一》显然已经不是他们以为的那种复刻《地心引力》的惊艳长镜头。

而是整部电影都是一个长镜头!

整部电影!

一部由一个镜头构成的战争电影!

此刻,楚天和其他记者们一直在脑海中酝酿的在电影放映完后媒体见面会上的问题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因为他们已经意识到了,这部《一九五一》的上部绝对要在战争电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明天,不,今天晚上对《一九五一》的报道就要被这个前所未见的拍摄手法刷屏了。

……

《一九五一》的点映本身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毕竟这是陈景行的点映,还是他第一部非科幻电影,第一部战争片。

还有最近跟京影的嘴仗,跟《金刚川》的对比等因素。

所以各个论坛和社交平台上,类似“有没有看了点映的人说一下电影到底如何”,“《一九五一》拍的怎么样?脑洞大不大?”,“与《李延年》类似吗”这样的问题。

自然也有看完了电影的影评人和影迷激动的第一时间在网上发布了他们的反馈。

微博、豆瓣、知乎上第一波反馈纷纷出炉,各大受邀看了电影点映场次的媒体也都紧急赶出了《一九五一》的简短稿子。

【刚下飞……额,刚从影院回到家,说一下我的感受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