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人潮
朝阳初升,点点碎金撒在这种错落有致却又特立独行的山城之上。
早起的妇人们已经做好早餐伺候完丈夫和孩子开始了新一天必要的工作——买菜!
早上的菜新鲜、水嫩,最有营养。
早上的河鱼精神、活泼、有劲.......
都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作为一个合格的妇人特别是在战争年代对于金钱的节俭态度就可见一斑。
她们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用最少的钱,去填饱全家人的肚子,用最粗陋的食材做出最美味的佳肴。
生在川渝的女人自古以来就有一种韧性,她们勤劳、朴实,尽管泼辣易怒,却也有着精打细算的一面。
“三嫂子,上街买菜啊?”
刘玉琼刚刚走出房门,隔壁的赵大妈就笑着和她打起了招呼。
因为丈夫在家中排行老三,所以得了个三嫂子的称呼。
夫家家里原本家里还算和睦,在城里开了间杂货店,几个叔伯也靠着公爹打通关系,给三兄弟都安排进了警士局,当了公人。
这样的家庭基本上可以算的上是中上家庭了!
可自从家里公爹去世,几个叔伯就嚷嚷着分了家,好在大伯、二伯也没有过分亏待她们三房虽有些小摩擦但也还算和气。
可自从杂货店关了门,紧靠着丈夫那点固定的薪资对于现在已经有了一子一女的小家庭来说就相形见绌了。
是以,精打细算、开源节流就成了刘玉琼的基本技能。
听到赵大妈打招呼,刘玉琼微笑着朝赵大妈点了点头,看见赵大妈正拿着一根硕大的布口袋也准备出门,不禁问道:“赵大妈,你拿这么大根布口袋准备买撒子哟?”
两人本就是邻居关系较好,有时候早上碰见了还经常一起买菜,只要不是什么需要避讳的事两人间到是无话不谈的。
“我这不是准备办个超市会员卡,准备买点粮食回来囤着吗?”赵大妈眉宇间有些忧虑的道:“我家老二你也知道的,在北边经商,听他来信说北边的大米都已经卖到了两毛多一斤了,我这不是心里发慌嘛!”
北方因为战事吃紧,几乎所有的物资都价格暴涨,而粮食就是其中之最。
毕竟衣服可以穿旧的,生活用品也可以克制,可人不能不吃饭啊!
稍微后方一点的地方还好,虽然粮食紧缺至少还能高价买上一些。
而前线地区那就惨了,别说大米,就连米糠都到了需要争抢的地步。
赵大妈的二儿子就在北平跟着巴蜀商会在做事,信中虽未提及北方的残酷却也多多少少让家人注意一些重点,让赵大妈一家心里非常忐忑。
赵大妈一边嘀咕,脸色渐渐恢复了过来,,叹了口气之后才感叹道:“还是咱们川蜀好啊!有米、有菜还有肉,而且价钱还不贵。三嫂子,我给你说啊,在北边,听说都有人吃耗子肉了!哎呀!造孽啊!”
北边的情况刘玉琼到是不关心,人家吃耗子、吃蟑螂关她什么事?
她关心的是重庆的米价会不会像前段时间那样突然又涨起来!
要知道,前段时间的米价那叫一个疯狂,从一分多一点直接飙到了5、六分的地步。
要不是青龙米铺的出现,指不定现在怎么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