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dadatu360.com
字:
关灯 护眼
达达书屋 > 宋耻 > 第三十五节 林永买甲
推荐阅读:

第三十五节 林永买甲

赵家人胆子都不大,尤其是赵光义的子孙,女儿胆子也不可能大。两个公主被李慢侯的分析吓的花容失色,连忙按照李慢侯的说法给皇帝上书,请求赵楷立刻南下杭州避祸,以免被金军长途奔袭截断了退路。

可是他们的信刚刚发出去,皇帝还没传来消息,康王赵构就南下扬州,带来了庞大的军队,兵力高达十万,有刘光世、张俊、王渊这样的将领带领,一下子将扬州挤的水泄不通。

“涨了,涨了,又涨了!”

李慢侯在军中异常忙碌,他的参军却笑容满面。

李慢侯月初外出剿匪之前,就从公主府将侯东借了过来,让他帮忙处理军中的文牍。其实主要是一些账目往来,官府供应的军饷和粮草,这些都是要有公文记录的。

同时还给他一个艰巨的任务,那就是督造筑城。已经过去了一个月,唐子城的外墙,已经按照李慢侯的要求立了起来。他雇佣了三千民夫,挖废弃的护城河泥土铺垫地基,夯实之后,上面铺上青砖作为地面。城墙同样如此,黄土夯筑,外面包砖,并不是完全的砖墙,那样造价太高,其实效果差不多。

城里一些建筑也在施工,兵马营房,粮草仓库等等。

这些工作侯东完成的还不错,可他更感兴趣的,反而是李慢侯以前随口让他做的一些杂事,就是囤积各种物资。

尤其是粮食布匹,这些物资的价格一直再涨,但涨的并不快,甚至有可能都是因为侯东大量囤积引起的轻微上涨。可是当康王带着十几万各种人物进城之后,物价开始暴涨,尤其是粮食和布匹涨的最凶。

赵构带来的是些什么人啊?河北各地的文官武将,数量高达数千。全部是他大元帅府的各种属官,他的军队中,也充斥着各种武官,这些帅营统制、都统制各个手握重兵,一路护送赵构南逃,手脚都不干净,一边是吃空饷严重,帅营兵号称十万,真正能打的没有几个,劫掠却很行,兵匪一家,他们一路打着剿匪的旗号,对他们来说,从土匪手里和老百姓手里抢到的东西是一样的,没人分得清两根金条哪根是高尚的,哪根是龌龊的。

总之,包括赵构在内这些人是携带了大量财物南下的,没人知道他们那些钱财的来源,却让这些跟随赵构的权贵和军官可以在扬州城里花天酒地,日夜置酒高会。

扬州本就是一个不大的城市,宋代的扬州是唐代以来最落魄的时代,人口本来就是十万上下,当然也是一座不小的城市,可对于宋朝来说,十万人的城市比比皆是,完全衬不起扬州的名气。

而且扬州本来就是一个消费型城市,连接江南和开封,手工业一直受到压制,北边比不过开封,南边比不过苏杭,南来北往的商品在这里交汇,堆起了繁荣的商业产业。现在这座人口陡然翻了一倍,市面前所未有的热闹起来。市场繁荣是好事,物价上涨,对这座消费型城市来说也不是坏事,但暴涨就是问题。陡然暴涨,造成的结果只能是下层百姓突然吃不起饭了。

因此伴随繁荣的,是治安的急剧恶化。

这些都不用李慢侯操心,这是扬州知州要面对的困难。而许份手里是有军队的,这得力于李纲的支持。不知道是出于经验的总结,还是仅仅是文人对于军事的陌生,李纲命令沿江、沿淮、沿河三大帅府都招募士兵加强城防。因此许份这一年多来,招募了大量本地士兵,人数高达两万,但是训练十分稀松。毕竟训练士兵,那是要成本的,训练强度越高,吃的也就越多,武器装备的损坏也就越多,扬州手工业不行,很多还得从外地采购,成本更高。

士兵们训练也不积极,吃不饱饭,军饷经常拖欠,哪里有精神训练?

在李慢侯看来,这样的部队是不能打仗的,但在许份手里,用来维持治安绰绰有余。

李慢侯要负责的,主要是公主府的安全。公主府可不是一座小府邸,而是假托公主府名义修建的皇帝行宫。这样的行宫三条后防线上都有,沿河帅府驻地徐州有,沿淮帅府驻地扬州有,沿江帅府驻地建康府也有,甚至位于江南的建康知府财力丰厚,修建的行宫更豪奢。

赵构来到扬州之后,死活不肯住进公主府,赵构其实很清楚,知道这里是行宫,他住进去了,万一皇帝来了,是要惹麻烦的,文官弹劾之下,他很难脱身。如今的赵构,行止非常谨慎。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当王爷的时候,他母亲不受宠,他就没地位,加上他母亲心机重,自幼教导他一些手段,让他为人处世十分低调谨慎,而且善于察言观色。

这一年多来,赵构一直处于一种惶恐状态,一方面他敏锐的感觉到皇帝对他的不信任,源自他手里的军队以及依附他的大量文臣武将。他多次上书请求撤去他的河北兵马大元帅之职,但皇帝都没有同意。势力对于野心家来说,是夺权的武器,但对于苟且者来说,就是要命的杀机。

赵构唯有更加小心谨慎,不给皇帝制造任何借口。他很担心,迟早有一天他会被皇帝处死,因为假如他是皇帝,他是容不下这样一个有名望,有势力的亲王的,别说亲王,普通宗室都不行。

所以看到所谓的公主府,不管是院墙、楼阁,还是陛阶等设计,完全是按照皇帝行宫的标准后,赵构打死都不敢住进公主府。反而带人开进了李慢侯正在修筑的唐子城,唐子城建在扬州城西北的高点,这里有军事价值,也有观赏价值,所以名臣欧阳修在扬州当知州的时候,曾经在蜀冈上修建了一座非常有名的堂楼,叫做平山堂。欧阳修的名气,扬州的名气,瞬间带动了这座山堂,成为扬州最有名的风景胜地,文人雅士必到之处。

几乎任何一个文官经过扬州,都要来平山堂游玩一番,仿佛朝圣一样,而且还要作诗。欧阳修、苏东坡,这些文人雅士都在这里留下过取名平山堂的词,而他们的名声,进一步让他们的一代代追逐着模仿。

平山堂并不是建在荒郊野地里,而是修建在一座寺庙中,这座寺庙叫做大明寺,同样是一个佛家圣地,赵构就选择了住在大明寺。

不仅赵构搬到了大明寺,那些跟着赵构而来的文官,大多也住进了这里,而且他们兴致极高,每天聚在一起,不是在平山堂里吟诗作对缅怀前人,就是听大明寺里的高僧说法,辩论禅机,过起了雅气逼人的雅士日子,山中无岁月,仿佛忘了山外的世界。

赵构带来的骄兵悍将,则一个个挤在拥挤又繁华的扬州城里,这些人中,最核心的都是一批西军,西军军纪向来不好,他们能打仗,仗的是悍勇。只要军官不怕死,带着他们可以跟任何强军死战,但只要跑起来,他们比谁跑的都快。

除了跑得快,打架闹事更是行家里手,他们将一整座扬州城都闹得是鸡飞狗跳。天天跟人打架斗殴,跟老百姓争执,吃饭不给钱,当街打伤人。扬州地方官几乎天天都受到百姓状告军士的状子,愁的头都要白了,却无可奈何,一来惹不起这些兵将,二来得罪不起亲王。

这时候许份才发觉李慢侯带的兵是那么可爱。他也主动找上李慢侯,主要是找上公主,希望由公主出面,说服康王将帅府军队全部开进新筑的子城安顿。

可是李慢侯反对,唐子城才刚刚筑起城墙,里面的房屋还在修建,他的士兵都在外面临时扎营,把这样一群大爷圈进城里,太影响施工,而且他们也未必肯。

蜀冈上,原本就只有大明寺、铁佛寺之类的寺庙是像样的建筑,这里就是一座位于城外的有佛寺的山岗。康王占了大明寺,文官都搬了进去,还有一些王府的武直,也就是亲卫,以及他们的家属,康王也反对让那些普通士兵进入。

最后许份也只能不了了之。

尽管混乱,毕竟人口是刺激经济的最大动力,扬州的热闹日甚一日。暴涨的物价,吸引江南各地的商人调运大量物资来这里出售,这让侯东心痒不已。

“大人。该出手了!”

侯东囤积物资是一把好手,他本以为李慢侯要他囤积物资的目的是大赚一笔,可没想到李慢侯面对日渐飙升的物价,一点都不心动,一点都不允许出卖。

“不行!”

李慢侯的态度依然坚定。

“不能卖。能不能换啊?”

推荐阅读: